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蹭网器好用吗 > 正文

CDMA山寨上蹭网器导致强干扰问题的处理

作者:网络经济城 来源: 日期:2012/10/15 19:43:16 人气: 标签:
 

  1 前言

  CDMA网络的无线链路性能和容量取决于内部干扰的控制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干扰源的影响。尤其是反向链路一旦受到干扰,会导致基站工作性能恶化,对于网络KPI指标和用户的业务体验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当出现干扰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定位和清除。

  本文记录了近期在重庆区县发现的一个极为特殊的干扰现象,排查过程颇为曲折复杂,希望能够给从事网络优化的同志提供一些参考。

  

  2 问题描述

  重庆地区江津县先锋中心校基站(BSC3_827)位于江津城边的先锋镇,共3个小区,3个小区均开通了1×业务(283频点)和EV-DO业务(37频点)。

  2010年5月20日,镇上有大量用户投诉在信号满格的情况下无法打电话。查该站指标发现,第3小区的283频点底噪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很高,一般达到-55dBm,最高的时候达到-27dBm(正常值为-105dBm左右);另外两个小区283频点RSSI比第3个小区略低,达-60dBm左右;3个小区RSSI的变化无明显时间规律,可能在每天的任何时间出现。当RSSI高时此站点的KPI指标也很差,如RSSI高时掉话率达20%以上,平时在1%以下。

  

  3 问题处理

  这一干扰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先后历经的步骤如表1所示。

  4 问题解决

  经过了以上一系列的排除之后,干扰源定位于系统内部的无线干扰,而且很可能是存在发射功率异常的终端。通过华为KPI处理软件Nastar分析此基站近期CDR(呼叫详细记录),发现有一用户(IMSI460036100266704)的“单分支功控反向高增益事件”次数非常多。

  通过呼叫跟踪发现,此基站RSSI变化的规律与用户上网时间的规律高度吻合。我们将用户加入黑名单,RSSI马上正常;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允许上网,RSSI又立刻不正常。试过数次都是这种情况,干扰源应该是这个用户的终端。

  通过营帐系统查询机主号码,联系到用户,发现用户的上网终端无任何商标,做工粗糙,字迹模糊,为典型的“三无”山寨终端,如图1所示:

  使用用户的上网终端以及正常上网终端挑选深夜低话务时段在一个偏远基站下进行验证测试,在终端天线旁用YBT250扫频仪对终端发射功率进行测量,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图中的蓝色波形为扫频仪锁定的终端发射功率最大值,黄色波形为瞬时值。从图2和图3可以看到,山寨无线上蹭网器产生的频谱远不如正常无线上蹭网器的频谱规范,使用频点的1.25MHz带宽外两侧有明显拖尾(滤波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没有功率控制,基本上一直是以最大功率发射,频谱强度平均高达-5dBm左右,比正常无线上蹭网器产生的频谱强度高出四十几dB(10000倍)。信号拖尾加上高发射功率导致YBT250扫频仪整体底噪抬升,达到-70dBm左右(正常值-105dBm左右)。由于基站测得RSSI值为C网每个上行频点1.25M工作带宽内的总接收功率,因而其值会更高,RSSI达到-55dBm甚至最高的时候达到-27dBm,也就不足为奇了(RSSI具体值与干扰源的位置密切相关,即使由于空间损耗和楼宇阻挡,也不可能达到-55dBm)。

  CDMA为同频自干扰系统,由于在某一频点下,每一个CDMA用户的发射功率对其他的用户都形成同频干扰,某个用户发射功率过大就会对其他用户形成强干扰;另外,由于干扰直接通过上行链路进入基站,导致基站工作性能恶化,甚至无法给其他用户提供服务(因为这一个强干扰源就相当于几百个使用业务的用户,而C网基站单载频单小区通常情况下仅支持35个用户同时接入);因此,使用该无线上蹭网器上网就对周围用户和基站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江津电信分公司与该用户协商后用正常终端与用户的山寨终端调换,此基站再未出现RSSI异常的事件,也再未发生用户关于掉话的投诉。至此,问题顺利解决。

  5 经验总结

  此案例充分说明,如果入网终端的质量不好就会对网络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大量的水货、翻新、山寨手机都是潜在的干扰源。对于这些手机的入网,运营商目前是没有办法有效控制的,只能是在用户入网使用后,通过监控用户级指标来寻找问题终端。

  根据分析江津异常终端CDR的经验,预防此类干扰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华为Nastar软件采集CDR,分析其中的关键字段,如“手机异常功控次数”、“单分支功控反向高增益事件次数”等,从海量数据中过滤出现网存在异常问题的终端。主要思路为:

  (1)先统计出单个IMSI的异常功控呼叫次数;

  (2)统计出单个IMSI的总呼叫次数;

  (3)统计出单个IMSI总呼叫次数与异常功控呼叫次数相近的用户;

  (4)对上述三个步骤过滤出来的用户中“单分支功控反向高增益事件次数”较多的用户再进行统计,并锁定受影响的基站小区,查验RSSI指标。

  

  通过上述手段基本上就可以发现问题终端用户。表2是我们对7月13日全网5个BSC全天的呼叫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的功控异常呼叫统计结果,其中IMSI460030954841940的用户异常功控呼叫次数很多,且每一次呼叫都发生异常功控。根据Cell ID和Sector ID查到其为沙坪坝凤天路0小区下的用户,此小区的RSSI达到-81dBm,显然不正常;将其加入黑名单后,迅速恢复到-104dBm,效果非常明显。后来我们联系到了用户。进行终端调换处理后,问题也得到了顺利解决。

  6 结束语

  在CDMA网络的日常维护与优化过程中,干扰的处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介绍的新型干扰源非常特殊,而且随着CDMA业务的持续大规模推广,可以预期此类干扰源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对网络形成巨大隐患。本文描述的干扰测试、分析、判断、定位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能够为网优人员今后的干扰排查工作提供帮助,及时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